济阳“80后”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梦想

2024-08-08 05:24:43 乐鱼leyu官网入口网址

  “让我们大家一起回到土地上,农村要求我们,我们也需要农村!”近年来,在济阳广阔的乡村,慢慢的变多的“新农人”活跃在田间地头。

  他们正值韶华,受过良好的教育,却与大多数年轻人不一样,甘愿放弃繁华的城市生活,回到乡野;他们有才华、有志气,用心血和汗水书写着别样青春。

  这样的“双向奔赴”,为“新农人”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,也为济阳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。

  “80后”乡村好青年江绪中,毕业后曾高薪就职于一家国企。2010年,他从父亲手中接过种植富硒西瓜的“接力棒”,子承父业回村创业,包地建棚成立了尚海果蔬家庭农场。

  种植技术欠缺就积极寻求老辈“专家”帮助,从书本中学习先进的技术,外出考察育苗基地建设12年的时间里,江绪中陆续种植了30余个西瓜大棚,并舍弃了传统葫芦、南瓜嫁接模式,建立了自己的育苗基地,大胆尝试引进新型富硒西瓜苗培育技术,获得成功。

  如今,江绪中拥有200亩温室大棚和高标准育苗基地一处,年培育优质种苗1000万棵以上,大大带动了当地就业,他所种植的西瓜每年都能在瓜王大赛中获奖,品质十分有保障。

  仁风镇江家村党支部书记江绪勇也是一名回乡创业种植西瓜的“80后”青年,2011年加入中国,同年当选为江家村村委会主任。

  自2000年以来,仁风富硒西瓜一直是江家村的主要产业,江绪勇的家人也是本村第一批建大棚种富硒西瓜的村民。当他成为村干部后,本着对村民负责的态度,毅然从家中老人手中接过“接力棒”,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。

  为了提高本村富硒西瓜的市场竞争力,江绪勇改变村庄“单打独斗”的局面,提出成立合作社“抱团发展”的想法,联合村民先后成立了大勇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、济南一亩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学习农业技术,精选西瓜苗,发展西瓜大棚,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村民发家致富。

  截至目前,江绪勇辐射带动村民发展西瓜大棚60余个,并推动村内西瓜进行线上直播,为村民的西瓜打开了销路。

  “85后”青年位遵宅,出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特色村流河村,是跳鼓子秧歌的“种瓜人”。

  在早些年,流河村就有种植大田西瓜的传统,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。

  2019年,乡村振兴服务队牵头建设了重大村集体项目富硒西瓜标准园。在外打工的位遵宅得知消息后,立即回村并出资10万元承包了2个大棚种植富硒西瓜。

  为了增加西瓜的甜度,位遵宅不断外出学技术,并邀请镇上技术员前来指导。在位遵宅的努力下,西瓜第一年就有了好收成,赚了5万元。2021年,位遵宅又扩大种植规模,自建4个大棚,并雇佣15名村民进行管理。

  创业成功后的位遵宅不忘宣传家乡的非遗文化鼓子秧歌,由此他设计了富有本村特色的西瓜包装箱,将鼓子秧歌“搬”到纸箱上,随富硒西瓜一同销往全国各地,进入千家万户。

  看起来憨厚老实的周昌亮,是位“90后”新型职业农民,管理着一座长300米、高7米的高温大棚。

  “以前我在淄博包工程,一年到头大约赚15万元。随着村里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,我就不想背井离乡出去工作了。去年在得知村里流转出一片空地往外承包后,我就选择了返乡创业,盖起了这座高温大棚。”周昌亮说。

  刚回乡创业时,周昌亮发现父辈们种植观念、种植技术相对落后,虽然种植樱桃西红柿收益不错,但费时费力。周昌亮便想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,开展规模化樱桃西红柿种植。“借着街道组织种植户到寿光、唐王等高温大棚管理经验先进的地方参观学习的机会,我认识到原来作物种植能轻松实现无土栽培,高温大棚温度、湿度均能轻松实现自动化。”周昌亮说。

  在高温大棚建成后,周昌亮便在棚内安装了水肥一体、智能温控等设备,铺设了运输轨道,对樱桃西红柿进行精细化管理。如今,在手机上点一下,大棚的封口便可打开或关闭,10余分钟可完成全棚7亩樱桃西红柿的打药工作,采摘后的西红柿通过轨道便可运至棚外,科技感十足。

  “刚开始大棚内上高科技时我也不赞成,感觉这样不行。现在想来,儿子做得很对,我们要相信科技的力量。”周昌亮的父亲周吉才说。

  正是凭借父辈们娴熟的种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,周昌亮的高温大棚樱桃西红柿第一年便喜获丰收,第一茬樱桃西红柿上市就有近70万元毛利润,远比在外打拼收入更可观。

  谈及未来之路,周昌亮打算在电商、采摘上下功夫,寻找年轻合伙人,逐步扩大樱桃西红柿的种植规模,发展成家庭农场。

  “有个特别漂亮的网纹瓜,卖出了480元钱的高价!”种出这个“极品瓜”的农民,便是返乡创业的“85后”青年张斌。

  初次见到网纹瓜时,张斌惊叹于它的精美绝伦,更惊讶于它的价格一个售价高达600元!在网上搜索后,张斌发现国内基本上没有网纹瓜种植者。当年,张斌就回村建起大棚,第一茬种了1万株苗。

  令张斌没想到的是,这件事想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这种网纹瓜对浇水量、空气中水分含量、光照强度、土壤、温度等要求都十分苛刻。多年来,张斌接连进行了书本学习,并邀请日本专家前来指导,赶赴日本实地参观学习。在种植了多茬网纹瓜后,张斌的种瓜经验不断丰富,网纹瓜的品质也得到逐步提升,这种高端瓜种渐渐受到国内一些高端连锁超市的关注和青睐,也与南方的一些市场有了深入合作。

  为了提高单品价值,张斌又将目光瞄准直播平台。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推广和宣传,一大批高端日料店的客户向其发来订单,销量猛增。随后,张斌又开发了新的基地,与国内多个地区签订合作协议,做到了全线开花。下一步,张斌准备把粗网网纹瓜做到全年覆盖,打造高端网纹瓜的全产业链,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。

  如今,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的青年“新农人”们,在广阔乡村正汇成一股新生力量,带着乡亲们一起挑起“金扁担”,为推动实现“农村更富裕、生活更幸福、乡村更美丽”拾柴添薪。 (本报记者张群 通讯员梁越)



最新文章
相关产品